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怎么划分
齐、周时期,北朝的疆界有扩展:北齐南并淮水流域,濒长江与陈对峙;北周占有梁、益,控制江陵,长江上游、汉水流域全归周有。
北齐建立于公元550年,它的建立者是高欢之子高洋,是为齐文帝。由于北齐是在东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,所以较为强大,文帝在位其间,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,故而使北齐的国力优于北周。
与北齐同时存在的北周,是由宇文觉于公元五五七年在西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王朝。在建立之初,它的实力明显弱于北齐,但由于周武帝宇文邕的治理,使北周逐渐超过了北齐而强盛起来。在此期间,大部分奴隶被赦免为平民,和解了统治者与人民的矛盾,而武帝自己生活朴素、勤政爱民,深受各族人民爱戴。就这样,北周开始了它的强盛时代。
北齐北周分界线古代打仗是以长江为天堑的。
中国古代的南北对峙一般以长江或者淮河为界,六朝、宋金皆是如此,而且南方政权能拥有两淮之地还是相对较强的。淮河、秦岭一线是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,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、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。
古代淮河水量充沛,与秦岭东西而列,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。长江自古就有天堑之名,宽阔的江面为南北对峙提供了一道天然“水长城”。同样是水势强大的天然水道,为何古代却没有以黄河分界的对峙局面呢?首先,黄河到了冬天会结冰,在古代,严寒时节黄河的冰厚到可以过千军万马,其屏障作用就大大减弱了。
其次,古代黄河改道频繁,其河道位置并不固定。金代后期,黄河侵夺淮河水道入海,在东部一小段是宋金分界线。其实,黄河在古代也曾为政权对峙分界线,在北周和北齐的对峙中,黄河“几”字形的竖线河道是二政权的分界线,还留下了齐盛而周凿冰,周盛而齐凿冰的故事。
但这次对峙是东西对峙,而非南北对峙。当然,这也和黄河中游河道较为稳定,不像下游那样容易改道有关。